老澳门六合彩资料

熔铸英才 淬炼未来:材料学院“以赛育匠”模式跑出人才培养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9-09   浏览次数: 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服务安徽省“三地一区”、“七个强省”战略部署,老澳门六合彩资料-老澳门六合彩资料网站 聚焦新材料领域人才培养创新,以学科竞赛为“熔炉”,以产教融合为“催化剂”,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以赛育匠”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了学生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成效显著转专业率持续下降,转入学生数量稳步攀升,2025年成功实现了转专业人数的净流入。

赛教融合:双师赋能炼本领

学院创新打造“竞赛+双师”育人体系,将企业真实技术需求与学科竞赛项目深度融合。积极拓展竞赛赛道,实现从“零参与”到“多点开花”的跨越式发展。2025年暑期,学子们在多项国家级学科竞赛中捷报频传,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第二届塑性工程实践与创新赛中夺得全国总决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铸造工艺设计赛等权威赛事中荣获全国一、二等奖各1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金相大会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赛事佳绩的背后,是学院与安徽海螺集团、奇瑞控股集团、瑞鹄模具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的校企双导师制。企业技术专家与校内导师组成联合指导团队,将生产一线的真实难题转化为竞赛课题和毕业设计内容,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实战环境中淬炼工程能力。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就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师引领:五进融合促转化

学院创新实施一生一导师+五进三化育人机制,自大一起即为每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开展“学术启蒙-科研训练-竞赛指导”全链条培养。将导师科研项目与学科竞赛相结合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进实验室、进项目、进团队、进企业、进赛事,实现化知识为能力、化能力为成果、化成果为贡献的转化。在这一机制推动下,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潜能得到充分释放:本科生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6篇,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1项

  

学院构建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与横向项目、深入企业一线、奋战竞赛赛场,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近两年荣获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项,铜奖1项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2项,铜奖2项、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节能减排大赛”国赛三等奖1项,实现A类赛事金奖零的突破育人成效显著。

  

    成效“凸显”:就业质量创新高

一套组合拳式的育人机制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截止8月底,2025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5.35%,考研(升学录取率稳步提升至43.02%,其中考取“985211学校的占录取总人数的59.46%(其中2人被世界排名前100的境外高校录取)创历史新高。毕业生留皖率达72.73%地方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完善以赛育匠人才培养模式,继续以学科竞赛为闪光点,以本科生导师制和双导师制为支撑线,以“五进三化”工程为覆盖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完善“三全育人”格局,打造新材料领域人才培养高地,为安徽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陈静;图:陈静、田园;编辑:杨栎模;预审:陶锋;审核:孙宏义、王刚